10360094 我們常想把自己的意見或想法完全「倒」給別人,要別人完全接受,有一則故事或可讓我們對溝通有更深一層的體悟。

      一個剛生下小嬰兒的媽媽,在醫生的教導下學會了餵奶之道。回家後,當她滿心歡喜得沖好牛奶並塞入小寶寶的口中時,最先,小寶寶因肚子餓了,便將瓶裡的牛奶吸了大半;然而過了一分鐘後,他忽然用小舌頭把奶嘴給退了出來,媽媽以為小寶寶淘氣,便又將奶瓶重新塞入他的口中,奇怪的是,小寶寶又重施故技,好像在向媽媽表示:「我已經吃飽了。」

  只是,年輕的媽媽仍反應不過來,仍一再的將奶瓶塞回小寶寶的口中,並且以十分嚴肅的口氣告訴小寶寶(雖然他可能聽不懂),「寶貝,你要乖乖的聽話,因為醫生叔叔說你每餐一定要吃滿五百西西的牛奶才可以!」

  這則故事的結局是:小寶寶最後終於乖乖的把奶瓶裡的奶喝完了,而媽媽則是用她充滿愉快的眼神及微笑告訴小寶寶。「寶寶,你真乖!」

  發現了沒有?每次在與人溝通中,如果有一方在整個溝通的過程裏,一直希望把另一方誘導到他所希望的價值體系或是邏輯觀念中時,通常,這樣的溝通時間會拖得相當長。原因是:「改變」很難,而要「改變別人」或「改變別人的想法」更難

  其中,更大的盲點在於,幾乎沒有人能百分之百的確定他所深信的價值觀是百分之百的正確。

  所以,這種溝通的結果可能產生兩種後遺症,一是被說服的一方可能會發現後來無法再與他溝通,而選擇逃避;二是剛開始被說服的一方可能會試著去改變、去做,然而由於實在是不容易達成而選擇放棄。試問,這樣的溝通,真的有效嗎?

  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都被賦予不同的特質,也因為不一樣的成長背景而產生了不一樣的思維與做事習慣。所以良好的溝通應該被建構於先有百分之百的傾聽,再有百分之百的了解,之後是百分之百的諒解,最後才是以你特有的價值觀去提供對方你的建議,並協助他進行化解的動作。

  有了這樣的程序,才能真正達成溝通的目的。大專生涯發展協會

 

大專生涯發展協會   大專生涯發展協會退費   閱讀   閱讀治療   閱讀書院  大專生涯發展協會評論 閱讀治療師 心理學家

arrow
arrow

    威尼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