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段父親與女兒的對話。

iTalent學習計畫 星期天的早晨,剛過八點,女兒就從房裏走出來了,一副輕裝打扮,正看報的父親就問她說:「一大早要上哪兒呀?」

「我要和朋友去看電影。」

「哪一個朋友呀?」

「你又不認識。」

「你不說怎麼知道我不認識?

女兒這時有點不開心了:「老爸,你未免管太多了吧!」接著「砰」地一聲出了門,連再見都沒講。

如何?這段對話很熟悉吧?是不是也曾發生在你我四周。其實仔細推敲起來,做父親的並沒有錯,只不過因為不懂溝通技巧,竟把他的關心變成了質問,使得女兒也變了臉。

我再舉一個兩個同事在茶水間的一段談話例子。一臉倦容的甲同事在泡咖啡時和正在沖茶的乙同事說:「昨天下午副理突然交給我一個企畫案,說是很趕,害得我連夜加班到好晚才做完。」

乙同事這時候悻悻然的問:「加到多晚,凌晨嗎?」

「大概是凌晨兩、三點多吧!反正回家睡不了多久又起床上班了,真是把人累壞了。」甲同事這時還打了一個大大的呵欠。

「那有什麼了不起,我有時加起來還熬到天亮呢!根本不必回家了。」乙同事不以為然的說。

這時甲同事臉上已有點不悅,可是乙同事仍繼續說道:「比起我啊!你加的班簡直太小兒科了,而且難得一回,還好意思邀功?」

你聽出其中譏諷的意味了嗎?在甲乙兩人的對談中,乙同事其實已嚴重傷到甲同事了。

同樣的,也有一對夫妻在溝通上有類似問題。那個先生是做業務的,有次因接待一位日本客戶,遂於下班後帶這個日本人去洗三溫暖,一時疏忽,忘了打電話回去報備。

他的太太在家裏做好了飯菜等他回去吃晚餐。可是,左等右等都不見先生蹤影,打電話到公司去也沒人接,急得她像熱鍋上的螞蟻,一夜輾轉難眠。

而這個先生因為洗了三溫暖又加了指壓按摩,在一頓好睡後直到天亮才送客戶回飯店,自己也回了家,他的老婆一見到他,劈頭第一句話就是:「你昨晚死到哪裏去了?」

這個先生原本充滿歉意,突然被太太吼了一句,火氣也上來了,便沒好氣地說:「沒去哪裏啊!只不過陪客戶死到三溫暖去了。」

「既然死了又何必回來!」太太一臉寒霜,簡直變了個人似的。而先生也覺得很無辜,因為他們夫妻倆在說話方式上總是出狀況,而且是「小事必化大」,一解釋起來一定沒完沒了。

三個案例,雖情節不同,卻都有一點共通點,那就是忽略了對白中的「關心」,其實「關心」才是問話的前提,但當我們把「關心」一旦抽離時,這樣的問話就成了故意找碴,充滿了挑釁的味道。

須知,虛心坦白誠實尊重別人是說話技巧中必備的條件,如果我們逞一時口舌之快而傷害別人,其實就等於傷害了自己。

而在許多發問時,只要多為別人著想,口氣稍微委婉一些,則整段對話的氣氛必然完全改觀。

不信嗎?

譬如第一個例子,爸爸可以這麼說:「這麼早,要出去啦!」「跟朋友好好玩,不要太晚回來。」或是:「爸爸也很想認識一下你的朋友,有機會的話,帶他回來坐坐嘛!」

第二個例子則可以變為:乙同事同情的向甲說:「你真的趕到這麼晚啊!太辛苦了,難為你今天還準時上班,要是我恐怕早癱了。」

至於第三個例子,既然先生有錯在先,難怪太太會心急如焚的口不擇言,這時先生陪上笑臉,好好解釋道歉一番,太太怎會不原諒?何況他也是為公事而忙,又不是故意夜不歸營,太太絕對會諒解的。

你看,一樣的關心,再加上說話技巧,使得結局也圓滿收了場,你能說這種技巧不重要嗎?全方位人才培訓營

arrow
arrow

    威尼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