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隨手筆記 (25)
- Apr 11 Mon 2016 15:20
放棄批評別人
- Nov 30 Mon 2015 16:49
ATC-送給大學生的八件禮物【第五件】
- Oct 30 Fri 2015 18:00
轉動「改變人生」的羅盤
- Nov 28 Fri 2014 18:10
【隨堂筆記】會議管理
昨天很榮幸受邀至德明科大替全國大專院校的幹部們
上一堂『會議管理』的演講。
- May 08 Thu 2014 09:35
2014.4.23雲林科技大學:打造薪未來-談大學生的學習力與競爭力後記
在你走出校門的那一刻,學歷,是過去式;學習力才是未來式。關鍵是未來你還能學多少你不懂的東西,而不是你現在知道多少。學一次,做一百次你才能知道要領,才能舉一反三,學習不是一件事情,而是一種態度,往往只有謙卑的人才真正學到東西。
現代企業永續經營有三個關鍵:學習力、創新力、競爭力。個人職場發展也一樣,需要藉由不斷地學習以增加續航力。學習力就是成長力,不持續學習就停止成長,停止成長就是退步,被拋棄在後面,淪為被淘汰者。古有云:「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」
- Apr 15 Tue 2014 17:47
認識自己,發掘自己的性向!
認識自己?是何其不容易的事,認識「自己」後,再發掘自己的性向、特質,又將經過多少時間的努力。
一直存著爭議的12年國教;我們先不論這政策的對與錯、是與非。這政策的形成或許只是單純希望透過,在以免考試為主與免門檻升學的架構下,讓13-18歲的青少年,除國中階段學習正常化,也因設置高中普通科特色班能培育資優學生,另一方面仍維持高職各科班的水準,以達到落實的適性輔導。
- May 16 Thu 2013 20:03
2013.5.16楊智為看NBA季後賽公牛v.s熱火談團隊
- Mar 02 Sat 2013 13:06
2013.3.2 楊智為生活小語錄(台灣的文化亮點)
- Feb 14 Thu 2013 10:01
開啟夢想的第一把鑰匙~全方位人才培訓營
你相不相信「心想事成」這句成語?我想答案可能是一半一半吧。
在此,我不免要先提一個觀念。大家都知道,電燈是愛迪生發明的,但是,在他還沒發明電燈之前,有誰會相信世界上除了螢火蟲、油燈之外還有東西會發亮?
又,在萊特兄弟尚未發明飛機之前,有誰會相信除了鳥之外,還有那麼重的東西可以在空中飛翔?可見,知道不會產生力量,相信才會產生力量。
- Feb 04 Mon 2013 10:01
楊智為的人生計算機
今天如果要你把計算機拿出來算一算,二加二等於幾,三乘五等於幾,十八乘六等於幾,你一定非常得心應手,很快的便能告訴我答案;但是,如果我到過來問你:你對你自己的的人生是否也像操作計算機這樣的了解?你人生的按鍵各代表了哪些功能?
我想很多時候恐怕連你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具備了哪些能力吧!或許你也不知道自己十年寒窗下來,已累積了許多許多的知識和經驗;但因為不了解自己的「能量」,所以,根本沒有拿出來使用過。
這是一個人生計算機的比喻。而我的意思正是:你自己就應像一台你使用的計算機,可以清楚靈活的知道自己的功能,然後把自我最大的寶藏挖掘出來。
- Jan 24 Thu 2013 22:59
2013楊智為的生活小語錄
- Jan 24 Thu 2013 22:46
台大演講網~勤智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楊智為 主講(做最好的自己)
- Jul 10 Tue 2012 19:22
大專生涯發展協會~回歸本我
我曾歷經過一次難忘的演講。那一次,有位排名國內前五大企業的大老闆坐在台下當我的聽眾,令我越講越緊張,唯恐自己說的不夠好。大專生涯發展協會
也因為他肯放下身段來聽我演講,使我對他的印象更好。因為,一個人在任何情況下,只要能放下身段,就越能成長,吸取的東西也越多;就像海綿一樣,為了適應各種環境空間而能扭曲成各種形狀,但是,一旦回到本我、恢復原型時,它可以吸取到東西,會出乎你想像之外的多。
人和海棉也差不多,在吸取經驗、知識的過程裡,同時還能過濾所要的東西,就怕從頭到尾都硬梆梆的,那什麼都別談了。所以,追求永續成長的唯一方法,就是放下身段去多看、多聽、多學。同時,而自己成長還不夠,最好能互動,帶領周遭的朋友一齊成長,切莫成為一個『一將功成萬骨枯』的人物,把自己的成功建築在別人的心血代價上。 閱讀治療師 大專生涯發展協會
- Jun 22 Fri 2012 11:23
大專生涯發展協會~樂觀的生命態度
有一個容顏如天使般的女孩,名叫吉蒂,遺憾的是她很小就得了腦性麻痺,無法像正常人一樣平平穩穩的走路,因此,從小學開始,她便在憐憫與惋惜的眼光下成長,但是,吉蒂並不喜歡這樣,也不自卑,她反而更希望走出自己的路,讓身體的缺陷不再成為別人的焦點。大專生涯發展協會
- Jun 14 Thu 2012 15:25
大專生涯發展協會~快樂的清潔服務員
在大專生涯發展協會公開演講,如果講題是「生涯規劃」,我往往會問同學一個問題:「你們覺得自己過得快不快樂?」通常,經過統計,有百分之七十的人覺得自己並不是很快樂。我也曾經做過市場調查,不快樂的原因,不外乎是工作上的不順遂、愛情上的不如意、或是家庭生活及經濟生活上的不滿足,當然,要每一個人都覺得快樂,那是不可能的。但是,要活出自己、找出生活的意義卻是相當必要。
記得有次起了大早到麥當勞用餐,有個媽媽帶著小孩,小女孩大約七、八歲的樣子,媽媽一直催促她趕緊吃完漢堡去上課,當兩人急急忙忙的用完餐之後,及匆促離去,沒有自行把餐具處理掉,桌面上一片凌亂。
起先,我也不在意,但是不久之後突然聽到有個聲音在一旁喃喃自語,頓時,我將耳朵拉長,只聽到有人說:「東西弄得亂七八糟,好險有我把它收拾乾淨,好險有我,環境才會更好、更乾淨」,我情不自禁地回頭看了一眼,心想,怎麼會有人這麼絮絮叨叨?
- Jun 12 Tue 2012 13:15
大專生涯發展協會~知足常樂
我一向認為我哥哥是個很成功的人,也是很快樂的人,因為我覺得他很知足。大專生涯發展協會
大學一畢業時,他就考進了銀行。我當時認為,以銀行那種不進步、刻板的工作環境,他一定不久就換工作;誰知道他一做就是好幾年。我又認為,銀行的薪資不怎麼優渥,他恐怕撐不久。可是他卻一直覺得還不錯,而且在工作的第三年時就買了第一棟房子,顯見他對財務規劃很有一套。
反觀我自己,雖未呷人頭路,可是天天東奔西跑的,一天還睡不到三小時,比起我哥哥是累多了。但我快樂嗎?有時我真的覺得,我大哥一定比我快樂得多。
- Jun 09 Sat 2012 11:10
大專生涯發展協會~自在的樂趣
名作家吳娟瑜老師講過一個故事,說有位先生非常嘮叨,有天要去高雄出差,一大早出門發現廁所中的抽水馬桶壞了,這事非同小可。於是,他便叮囑太太叫人來修,太太也答應了。待去辦公室上班,,到中午要趕至機場時,他又撥了個電話回家:「老婆,你叫工人了沒有?馬桶今天一定要修──」他太太還是那句話:「知道了。」大專生涯發展協會
等他到了高雄,忍不住又打了個電話回家:「工人來了沒有?我看你拖拖拉拉的不可靠,電話要多催一下啦!」他太太還是說:「好」;等到了晚上回家了,進門第一句話:「馬桶修好了沒有?」
馬桶有沒有修好不是重點,重點在於這個先生始終不忘馬桶,把馬桶抱來又抱去,從家裡抱到公司、公司抱到高雄,高雄又抱回台北,他就是學不會「放下」。
- Jun 06 Wed 2012 10:22
大專生涯發展協會~Smile最美麗
人活著,「快樂」就是件重要的事,但許多現代人卻逐漸失去了快樂的本能。大專生涯發展協會
是生活壓力過大?還是我們的要求太多?
其實快樂可以很簡單,生活也可以很容易,看著鏡中的自己,給自己一個美麗的smile!
- Jun 04 Mon 2012 12:21
大專生涯發展協會~成功魔法師
大專生涯發展協會
我有許多在一流大學讀書的學生,偶爾我們也會聊到「志向」這個問題。有人說,他想畢業後出國繼續深造,拿個博士學位回來當教授;有人說他要當政治家;也有人說他只想平靜淡泊的在鄉間買塊地,自耕自食,做個鄉野村夫。
- May 24 Thu 2012 10:53
大專生涯發展協會~責備的技巧
聞名於世的本田汽車創辦人,也是老闆的本田中一郎,在研究開發汽車時,如果是員工出現錯誤,他就會拿起扳手狠狠的打下去,但是,過了一陣子,他又會若無其事得走過去安慰這個被打的員工,笑笑的說:「罵過就算了,晚上一起喝一杯吧!」這時,員工的心理獲得補償,反而會感激他的寬大,以後更盡忠職守、不敢怠忽。
也許,這個企業內部管理的案例可以讓我們有所借鏡,在人際關係上,既使對方出了差錯,必須指正責備,但是,也最好拿捏尺寸,讓對方知道我們在精神上還是支持他的。
批評、責備最好對事不對人,應該注意三點原則: